2025年7月6日,湖北省教育学会民族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汉江师范学院集贤楼502隆重召开。此次学术年会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理论与实践”为主题,旨在深化民族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方法,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落地见效。

本次学术年会包括开幕式、主旨报告、专题与研究生论坛及闭幕式等四个主要环节。
开幕式由汉江师范学院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进主持。湖北省教育学会副会长,汉江师范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吴红斌在致辞中回顾了学校120余年的办学成就,指出学校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包容开放的办学理念,吸引众多少数民族师生相聚于此,形成多民族交融共生的校园生态。湖北省教育学会民族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康翠萍在致辞中谈到唯有以理论创新引领实践突破,以实践智慧赋能理论深化,才能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方法。



主旨报告环节分别由汉江师范学院副校长吴红斌和教育学院院长郭顺峰主持。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张诗亚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丁钢教授、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吴晓蓉教授、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康翠萍教授分别就“汉字与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关系”“人工智能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大模型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叙事与教育践行”“跨主体性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选择”等主题做主旨报告。




当天下午,会议举行教师专题论坛和研究生论坛两个分论坛,来自华中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江汉大学、湖北民族大学、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中学、湖北宜昌市长阳实验小学、汉江师范学院等
21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开展的报告分享。这些报告既具有理论深度,又展现出实践价值,为现场的师生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启迪和实践思路。


湖北省教育学会民族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许锋华教授对大会进行总结发言,本次会议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和研究生通过主旨报告、专题论坛、实践案例分享等多种形式,深入探讨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必将为教育强国建设和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编辑:郭玉婷 责编:张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