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之际,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学院资助工作委员会精心策划并举办“月满中秋,巧筑团圆”中秋节手工作品大赛,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表达创意与才能的平台。
本次活动于2025年10月13日在尚艺楼205进行了作品收集,共收到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优秀作品。活动现场,各类手工作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有以中秋明月为主题的剪纸作品,细腻的刀工勾勒出月亮的皎洁与圆满;还有以手抄报形式精心策划的玉兔场景,栩栩如生,仿佛将神话故事带到了现实。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中秋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巧妙融合,每一件作品都蕴含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美好期许。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同学们的手工技艺,更成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各民族同学之间交流与理解的生动载体。
本次大赛自启动以来,便得到了全院师生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响应,共收到百余件参赛作品。同学们以“中秋”为文化内核,从“饼寄相思”“灯映团圆”等多个维度展开创作,剪纸、泥塑、纸艺等多种传统手工技艺在作品中交相辉映。大家在创作中深入挖掘中秋文化的精神内涵,更将“各民族一家亲”的理念巧妙融入,他们以手为媒,以艺传情,将中秋的诗意与各民族同心的深情熔铸于作品之中,谱写了一曲传统文化与民族认同交融的动人乐章。




作品征集后,经过以评委魏杰锋老师为主的严格评审,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从创意构思、文化内涵、技艺水平、民族元素融合等多个维度对参赛作品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评判。经过多轮筛选与讨论,最终评选出一等奖4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3名及优秀奖5名,其中学前专升本2503班解鸣、学前专升本2501班周秩南与阿布都合曼·麦麦提等同学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黄天宇、杨紫轩等同学荣获二等奖;武晨怡、黄思思等同学荣获三等奖;徐佳音、龙敏等同学荣获优秀奖。
此次手工作品大赛,是一次传统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它让同学们在“折桂弄月”的创作过程中,深刻体会“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文化共情,在非遗技艺的传承中感悟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的魅力。这种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同学们对传统手工艺的热爱,更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为培养有担当、有情怀的新时代青年注入了文化动力。
在创作中,我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魅力。希望同学们以本次活动为起点,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我们心中扎根铸魂,共同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青春力量!
[编辑:郭玉婷 责编:张洋]